佛陀在中国之大乘佛教菩萨行

在古印度,对于“存在”的基本定义就是,众生在一个世界中不停地重生,本质就在于受苦受难,入涅就可以跳出轮回之苦。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佛教徒最基本的世界观。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22

你真的是个自信的人吗?

生西法师答:若于具德之三宝,以及苦集灭道谛,无欺因果之法则,生起信解谓信心。如果对于具德三宝以及苦集灭道四谛与无欺之因果法则,生起了一定的信解,这就叫具足信心。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21

范梅艳与圆湛法师

圆湛(1914-2003)1914年生于江苏泰州。早年出家,出家后曾就读泰州光孝寺佛学研究社、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等地。从闽南佛学院学成毕业后先回故里泰州光孝寺佛学院教书,后由时任泰州光孝寺住持的南亭和尚介绍至镇江焦山定慧寺拜雪烦、东初两位法师,同时也成为智光老和尚的法孙。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20

我问佛,为什么要留我在红尘受苦?

佛说,我给了,每个人刚出生时,他们的心都是一样的,至纯至美至善至真,只不过当他们睁开双眼,就被浮世的假相迷住了本性,让心蒙上了灰尘。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19

菩提千年,人间繁华几许?

菩提岁月,人间繁华几许,转眼而逝,不过一季换一季。挽一段岁月静好,抒一时情感所依,品一壶清淡茶香。缓一时郁之愁,抒一时情之殇。人生如茶,甜苦暖凉,自品自知。繁华三千,终将尘埃落定,浮生若梦,终将俱静归尘。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19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学修佛法,应把我们的心变得比以前更清净、更快乐,相互间的关系就像亲兄弟一样。内心不存有排斥心,家庭和社会关系非常融洽,不为任何利益而争抢,内心也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傲慢、自私、嗔、痴等无明烦恼。如果是这样,我们学佛法就学对了。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19

一盏心灯足以驱除魔念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位天人来到他面前说:“菩萨殷勤精进,功德无量,我要供养菩萨。”就带来几位天女,说要供养他。持世菩萨问:“你带这么多人来,要为我做什么事?”天人说:“她们可以唱歌给你听、跳舞给你看,还能陪你作乐!”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19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人舒服

著名导演冯小刚说:“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了,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钱挣得再多又怎么样,能带走吗?去西山采景,看了十几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无处可寻,拿钥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19

佛教的十种法器都代表一尊菩萨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证佛法,以实践圆成佛道的资具,即为法器。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19

诵经是好事,但不要误解了佛经里的“功德”

诵这个经有什么功德,诵那个经有什么功德。大家听到或看到后,着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这个经诵诵,那个经念念。因为赶任务,诵经的时候诵得快,很伤气。结果,修行没有修好,毛病倒弄出来了,身体搞坏了。这是误解了功德之故。功德不在白纸黑字的经文上,而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诵经明白了佛所说的义理,明白了修行的方法,然后,我们就照着这个义理和方法去实行,才能从凡夫而跨入佛境。这才是大功德!假如我们光是念、光是……

来源:大菩文化 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