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摩法师:人生该不该有信仰?你信仰什么?

人生该不该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对人生的认识亦不够,对人生世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实在不易解决,所以应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面对现实社会,会更理智更有信心,不至于傍徨歧路,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

来源:网络 2017-02-13

学佛到底学习佛的什么

学佛到底学习佛的什么 佛跟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呢?佛永远都是为众生服务,到最后成就了自己;众生则只为自己服务,最后却使自己堕落、痛苦终生。所以,不用担心付出后得不到回报,就像诸佛菩萨一样,付出了那么多慈悲,到最后他们成为了佛或菩萨。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3

佛母摩耶夫人诞太子:天赋异禀异象迭生

佛母摩耶夫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后,也是佛陀的生母,因此后人称其为佛母。在净饭王继承其父亲的王位,成为了罗卫国的国王之后,便娶了邻国天臂城的摩耶夫人为妻。关于摩耶夫人的身份,在印度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天臂城城主善觉王的女儿;

来源:未来网 2017-02-13

学佛必看!修行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提到“魔”,多数人可能会想到高头大脸、獠牙红眼的形象,这才是“魔”。那可不一定,还有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其中包括魔王眷属、魔王妻子……非常复杂。实际上有很多魔是无形的,或者就是人性格中那些与修行不相应的部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魔”理解为坏人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3

一句“阿弥陀佛”,所获功德何止这5个?

“阿弥陀佛”,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慢慢长夜里的明灯。念佛人现世获得的五种妙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口开示的,佛无妄语!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2

佛教与世俗对“色”的不同定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八个字出自《心经》,有点文化底蕴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但是佛教所说“色”与“空”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经所说之“色”与世俗生活中所用“色”字有何异同?其实,佛教的“色”与世俗生活中的“色”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色”,一般指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2

佛说“十万亿佛土”之遥的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佛教大乘经典《阿弥陀经》的一开始,佛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现代白话就是:从这里(地球)的向西方向,距离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一个世界名字叫做极乐世界。那么究竟极乐世界距离我们有多远呢,来看看济群法师给我们解答。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2

元宵节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1

好人心善,坏人嘴善

人生不必斤斤计较,让自己怒火攻心。 语云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如果想到我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只不过是到世间走一遭,还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计较呢?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1

佛教有“本命佛”的说法吗?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 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庄严的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