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其教授热情讲解
讲座现场 诸同修欢喜信受
菩萨在线河南讯 2013年7月27日下午三点,嵩山少林寺都市禅堂迎来了郑州大学张祖其教授关于《生活禅参悟方法浅探》的讲座,二十多位同修闻讯而来,静坐观听。
时下,来自生存竞争、空间拥挤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让都市人群迫切地追求心灵的和谐与安宁。张教授指出,都市禅文化适逢其时,应运而生。
张教授谈道,我们的知识、思想都是从身、心、灵这三个层次而来。首先,身体感官通过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直接或间接地感知到知识;其次,心脑通过实践和思维,对知识进行检验、加工、再认识和创新;最后,凭借灵性领悟或开发智慧,逐步达到正等正觉。
“禅修属于灵性思维的高级层次。参禅,首先要严守戒律,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样才可以进入禅悟的境界,悟出各种层次的禅理”,张教授如是说。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与禅悟这种未经理性“污染”或“过滤”的至清至纯的思维方式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两者之间也绝对不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可以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达到飞跃。张教授特别指出,修习“生活禅”,我们既要反对禅修的随意化、庸俗化,也要消除禅修的神秘化、狭隘化。
张教授表示,生活禅的四个根本是:一、菩提心;二、般若见;三、息道观;四、生活禅。张教授还分享了修习生活禅的四句口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生活禅的参悟方法有哪些呢?张教授讲道,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禅宗公案,借助于传统的修辞手法,在参悟禅宗公案的过程中领悟,“我们可以借用比喻、比拟、对比、夸张、排比、反复、映衬、双关、对联、成语、借代、象征、婉言、兼挑、摹绘等修辞手法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参悟公案,用公案指导修行。”
讲座尾声,张教授讲道,在世界大同文化的构建中,禅文化不可或缺。我们千万不能辜负了自己作为大自然万物之灵的资格!整场讲座,合情入理,精彩纷呈,同修们深感受益无穷。恒艳居士作诗一首,送给都市禅堂——
《无题》:“不要问吾是谁,不要问是何缘,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切不要问,一切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另外,本周日的都市禅堂读经分享会及佛学系列讲座分别于7月28日上午和下午进行。欢迎各位居士及禅文化爱好者随喜参加下一周的相关活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