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都市禅堂 修圆法师作禅修开示
修圆法师不吝开示 妙语连珠
聆听开示 法喜充满
菩萨在线河南讯 2013年7月20日下午两点,嵩山少林寺禅堂班首修圆法师到都市禅堂,为三十多位同修不吝开示。
讲座伊始,修圆法师讲解了佛教的发展史及祖师禅的由来。他建议同修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尽量做到“制心一处”和“心一境性”。
如何做到心一境性、制心一处?俢圆法师开示道,通过平常的念佛、持咒、参话头、修止观,便可以帮助大家做到制心一处。唯有心念专注到极处才能进入禅境。参禅需从参话头起,比如参“念佛是谁”、“本来面目”以及“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参禅”,俢圆法师分享了一则故事:一天,诗人贾岛在月光下看到一个行脚僧人在敲寺院的门,就即兴写了句诗,上句叫“鸟宿池边树”,对下半句是该选择“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犹豫不定。第二天,他在“推”、“敲”中迎面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见状没有责难,而是上前询问。最后,他帮贾岛取了“敲”字,使得全诗更有意境。俢圆法师说,当你意念完全沉入到一件事情而无法自拔时,这个推敲的过程其实就是“参禅”。
那么,如何步入参禅门槛呢?修圆法师打了个比方说,大家作为员工,始终需要学习。当老板向你提问的时候,你不知道答案,那么就护持好当下这一念。这一念就是思维的着手处,也就是参禅的门槛所在。“要想参禅,在生活中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大家修身养性,也有助于定力的培养。有了定力,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遇险而不乱”,修圆法师如是说。
有同修问,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修圆法师讲道,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三点:一是饮食有度,二是起居有常,三是待人接物要有分寸。这三点是修行的基础。唯有在生活中践行并努力做到这三点,再去念佛、持咒,才有大的进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基础,念佛、持咒就会“法不入心”。
讲座结尾,延贯居士问道:“相比于寺院这样专供禅和子参禅的修行场所,都市禅堂应如何更为方便地把禅文化推广并应用到都市人群中去呢?”修圆法师说,既然大家能来到都市禅堂进行集体熏修,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比如打坐,就要尽量保持形体不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心不散乱。在都市禅堂里,大家要放下各自的成见和不好的心态,要进行直言的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大家的提升。唯此,都市禅堂才可以带领大家走得更远。
讲座结束时,大家起立合十,恭送修圆法师离场。诸位同修深受法益,无比欢喜。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