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与会学者举行七场主题发表,围绕“生死学与生命关怀”展开讨论。
视频制作:菩萨在线
蔡耀明作《以佛教时空哲学为视角的生死洞察》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林其贤作《佛教原始经典中的临终关怀——以“病相应经群”为中心》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阿难法师作《原始佛教“念死”探究》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川本佳苗、张凯作《案例分析——以佛教为中心探讨宗教与临终关怀的关系》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NathanJishinMichon作《学会倾听——佛教布教师培训制度及其对安宁疗护的影响》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KarenNelsonVillanueva作《论持咒与冥想在佛教临终布教中对缓解焦虑的作用》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郑振煌作《中有业感缘起观之生命关怀》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学愚作《佛教“中有”理论与生命临终关怀研究》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G.A.Somaratne作《早期佛教思想中的三种存在性痛苦:出生、衰老与死亡》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VenerableDr.RangamaChandawimalaThero作《南传佛教中修行死念的积极作用》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ArunaGamage作《安心之言:以巴利经典为中心考察佛教中的看护者角色》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胡宜安作《沟通生死、转识成智:生死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辜琮瑜作《灵性陪伴的困境反思与调适》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张淑美作《生命与教育的灵魂——灵性健康与灵性教育》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CarlBecker作《日本佛教徒对佛使尊者之死及医疗精英体制的批判》主题发表(代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陈雪珠作《台湾乐龄学习方案现况与未来发展》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付芳作《临终关怀决策影响因素探究》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陆钦池作《上海与国际安宁舒缓疗护研究初探》主题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咏)
圆满(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月)
菩萨在线上海讯 11月4日,上海玉佛禅寺“生死学与生命关怀”国际学术论坛落幕。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与会学者举行七场主题发表,围绕“生死学与生命关怀”展开讨论。
第二场主题发表:荣枯生灭,六道因缘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蔡耀明作《以佛教时空哲学为视角的生死洞察》主题发表。他表示:佛教时空哲学主要的论点为空性、共构、无限、缘起与缘灭。在佛法的教学,谈到生死,可观察其运转,说明其学理,与洞察其实相;连带地,对于生死之出路,可指引其方向,可落实在往生人间,往生特定天界或往生特定佛土,甚至可完成在解脱道或菩提道之贯彻修行。
台湾屏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其贤作《佛教原始经典中的临终关怀——以“病相应经群”为中心》主题发表。论文从《杂阿含经》的“病相应经群”切入探索:一、临终者如何面 对自己的死亡?二、临终者的关系人如何面对重要他人的死亡?然后从此一生命历程的 事实呈现中抉择临终者与关系人应该如何面对此一生死大事。
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国际佛教研究院助理教授阿难法师作《原始佛教“念死”探究》主题发表。他认为:原始佛教的观点认为身和心都会生灭,身比心的生灭要缓慢,心的生灭连日夜都在生灭,心的转变是最快的,因此不应该对身心生起执着。佛陀鼓励弟子们常常修念死,时时刻刻都要念,是为堤防放逸心。
第三场主题发表:尊重生命,助念往生
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连携研究员川本佳苗、龙谷大学博士候选人张凯作《案例分析——以佛教为中心探讨宗教与临终关怀的关系》主题发表。她们认为:令广大众生心中相信着什么,宁静地等待死亡,克服恐惧,这是宗教实践的基础以及对社会所能做出的贡献。相信非是步入迷信,而是怀揣着美好行进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可以这么说,宗教性治疗在终末期医疗上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美国联合神学院博士生NathanJishinMichon作《学会倾听——佛教布教师培训制度及其对安宁疗护的影响》主题发表。他认为:目前和未来的趋势佛教牧师培训在美国和日本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由于认证过程只有几年的历史,随着认证领域的巩固,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认证机构在创建过程中都在相互沟通,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认证。
宗教学博士KarenNelsonVillanueva作《论持咒与冥想在佛教临终布教中对缓解焦虑的作用》主题发表。他表示:在佛教哲学中,恐惧是生活中所经历的痛苦的一部分,而我们在生活中将要遭受的事实是佛陀所教导的四圣谛之一。论文主要探讨在临终关怀时及在医院环境中如何禅修及支援焦虑的病人。
第四场主题发表:业感缘起,正道慈航
中华维鬘学会名誉理事长郑振煌作《中有业感缘起观之生命关怀》主题发表。他认为:人生大事,非生死莫属。生命关怀,便是人生最终极的关怀,关键点就在生前死后、死后生前的中有阶段。人生宇宙的每一瞬间、每一造业,都有如因陀罗帝网上的任何一颗明珠,影响着整个法界,也被整个法界所影响。这就是华严“圆融法界,无尽缘起”的生命关怀。
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学愚作《佛教“中有”理论与生命临终关怀研究》主题发表。他认为:中有理念与传统中国文化的祭祀伦理和祖先崇拜信仰相结合,造就了中国佛教特有的宗教仪式,诵经开示、财富布施、功德回向,超度亡灵的实践和文化。
第五场主题发表:以终为始,安宁伴行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G.A.Somaratne作《早期佛教思想中的三种存在性痛苦:出生、衰老与死亡》主题发表。他认为:出生、衰老和死亡只属于世俗的人,而不属于完美的圣人阿拉哈特。阿拉哈亚特认为(依赖地)的事物会发生变化,五种体验束或六种感官官能的改变和停止,世俗的人认为是出生、衰老和死亡生、老、死都是世间人的苦难,它们决定了世间人的苦难。
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VenerableDr.RangamaChandawimalaThero作《南传佛教中修行死念的积极作用》主题发表。他表示:与有神论不同,佛教主张其追随者将死亡作为解放实践的一部分来追忆。佛教徒知道生命是不确定的,但死亡是肯定的。这不是一种悲观的人生观,而是要意识到生活的现实。佛教从不承认生命的终结是由于年老、疾病、沮丧等,而是鼓励人们去面对生命的真谛。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候选人ArunaGamage作《安心之言:以巴利经典为中心考察佛教中的看护者角色》主题发表。他表示:佛陀的教导是一种药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很明显,一些病人不仅能够摆脱他们的疾病,而且能够达到精神的地位后,听到了具有深刻的教义意义的教导。护理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因为这会使他的言语交流变得更加愉快和愉快。明智的护理者能够通过佛教的教导而发展出更有效和模范的语言行为。
第六场主题发表:教育先行,圆满生命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宜安作《沟通生死、转识成智:生死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主题发表。他认为:生死学学科建设必须以“沟通生死、转识 成智”为核心价值:以关注普通生命,缓解生死紧张为出发点,以研究生死问题,澄清 生死迷境为立足点,以建构生死德性,提升生死智慧为落脚点。
法鼓文理学院生命教育硕士学位学程助理教授兼主任辜琮瑜作《灵性陪伴的困境反思与调适》主题发表。她认为:灵性陪伴无法仅着眼于灵性痛苦缓解,未完成心愿的圆满等,亦非可经由策略计划之设定、施后效益评估见其作用与意义,故而提出下述发现与建议:1.思维现象与本质;2.以滋养与增能强化灵性向度; 3.陪伴形式与心态之调适;4.陪伴关系内蕴精神之反思。
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张淑美作《生命与教育的灵魂——灵性健康与灵性教育》主题发表。她认为:灵性是生命的核心、各种关系的联结;灵性健康是健康的内在泉源;灵性教育也是教育的本质与宗旨。为什么我们会比祖先们还没有热切的期盼呢?教育 已经失去它原有的方向,我们需要去照料心灵,以帮助我们恢复健康的心灵。
第七场主题发表:移风易俗,知行合一
京都大学学际融合教育推进中心特任教授CarlBecker作《日本佛教徒对佛使尊者之死及医疗精英体制的批判》主题发表(代发表)。论文里概述:事实上,纵观佛教历史,僧侣们一直都是慈悲为怀的看护者。他们发明了草药,甚至照顾病人、老人和濒死的人。佛教徒从来不认为他们能“克服”疾病、衰老或死亡。相反,这些存在主义的“危机”中的每一个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不满意。
中正大学高龄教育研究中心特聘助理教授陈雪珠作《台湾乐龄学习方案现况与未来发展》主题发表。她认为:十年磨一剑,面对人口老化的全球议题,台湾发展十年有成的乐龄学习方案,唤醒社会乐龄学习意识,启动乐龄动能与活力,带领民间投入乐龄经营与教学的丰硕成果,值得借鉴。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付芳作《临终关怀决策影响因素探究》主题发表。她表示:临终关怀是一项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从确诊到最后的死亡,家庭照料者面对的是即将失去亲人,这带来的心理创伤也是不可小觑的;为了给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照料者还需要付出一大笔开销去支撑巨额的医疗费用。这些问题都将是临终关怀服务中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陆钦池作《上海与国际安宁舒缓疗护研究初探》主题发表。他的论文里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女医师西瑟莉?桑德斯博士在伦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开始逐步波及到西方各国及日本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事业及取得的成就。也简述了80年代末中国各地的生死学及临终关怀的开展,由于没能得到持续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注入,多数转型或枯萎。上海自2012年开始,基于社区卫生中心的安宁疗护事业由于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保障,正在持续的发展中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面对老、病、死的焦虑与不安将会不断地深化,再加上直面生死的因缘被现代化的医疗和丧葬习惯掩盖,而生死学教育与临终关怀的缺失,让生死学的学科建设、知识普及和推进临终关怀的实践显得更加急迫。
佛教的修行以“了生死”作为修行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也是佛教凡圣的超越节点,所以佛教与生死学有着天然的亲切感。相信在探索现代生死学与生命关怀的道路之中,佛教可以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观念与实践的参与。
玉佛禅寺作为上海地区主要佛教寺院,在数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之中,既是践行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贡献。在新的历史因缘之下,玉佛禅寺努力参与到生死学与生命关怀的学科建设与实践之中,与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推动这一公益事业的前进。(现场记者:妙月 慧咏 果如)
(责任编辑:李蕴雨)